义鸣放,教授,博导。1982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果树专业。1982年至2022年(返聘五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从事观赏植物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于1987年9月至1988年9月在荷兰瓦赫宁根农业大学园艺系进修,于2000年11月至2001年6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环境园艺系,作高级访问学者。1991—1993年任观赏园艺系系主任。
教学工作
主讲《花卉学》《园林花卉学》《花卉园艺概论》等本科生必修课;主讲《观赏园艺Seminar》、《观赏园艺专业英语》,参讲《高级园艺作物栽培生理》和《园艺学研究进展》研究生学位课。
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农业部行业科技和“948”引进项目等国家、部级项目26项。围绕百合、唐菖蒲等球根花卉栽培技术和发育生理、逆境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研发和建立了百合、唐菖蒲茎尖脱毒技术、脱毒球苗快繁体系和常见病毒的检测技术;通过反季节栽培的百合、唐菖蒲生长发育规律的摸索,掌握了华北地区百合设施切花反季节栽培的营养吸收规律,初步确定了其营养诊断指标;建立了华南地区唐菖蒲露地反季节切花和种球生产的体系和技术规程,研究成果为我国主要球根花卉产业的技术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针对百合品种耐热性差的问题,在国内首次克隆了百合热激转录因子(HSF)家族成员中HsfA2、HsfA3和HSF1等多个基因,克隆了抗氧化酶基因APX和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AOC以及百合钙调蛋白CaM基因,经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揭示了这些功能基因在调控百合耐热性中的作用与分子机理。针对唐菖蒲球茎的发生发育和休眠问题,在国内次克隆了唐菖蒲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四个关键酶基因(GhLOX, GhAOS, GhAOC, GhOPR3),以及脱落酸代谢途径中3个关键酶基因(GhNCED, GhCYP707A1, GhCYP707A2),经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从分子水平明晰了这些关键基因对唐菖蒲球茎膨大的促进作用,及其如何通过调节ABA合成与信号转导调控了唐菖蒲球茎的休眠与解除。首次在唐菖蒲上建立了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体系。研究成果对百合、唐菖蒲地下变态器官形成和发育机理的解析,ABA对种球休眠调控作用的探讨,以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球根花卉的可育性和抗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7篇,其中被SCI收录的25篇。主编和副主编专著10余部。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56人、博士研究生18人。
获奖
北京市1993年度优秀教师;1994年度和2005年度校级先进个人,1999-2000、2006-2007、2010-2011学年学校优秀教师。2011-2012学年“优秀班主任”, 2013学年“班主任标兵”。2015年荣获校研究生会“我最喜爱的导师”师恩杯奖。
社会兼职
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分会副会长,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学科组成员,第一、二届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委员,《核农学报》编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