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学校党委与密云区委再次携手开展红色“1+1”行动二十周年再出发共建工作,4月8日,园艺学院蔬菜学系研究生联合党支部、本科生联合党支部与密云区河南寨镇套里村党支部再次开展共建,举办了“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继上次学院师生集体深入套里村开展调研及宣讲之后,本次活动作为第二次集体研学,邀请套里村的党员和村民们走进中国农业大学,通过一场科普讲座、一次果茶品鉴交流以及校园博物馆和现代农业科研成果展示中心一系列参观三个环节,进一步帮助村民农户了解现代农业的科技发展前沿,感受校园文化生活。
一场培训。活动邀请园艺学院田永强教授为村民和学生作蕃茄科普讲座。套里村的蔬菜种植以蕃茄为主,田老师根据需求讲解了影响番茄品质的具体因素,分享了判断番茄品质好坏最简便最直接的“小妙招”。通过田老师生动的讲解,村民们理解了从种子选择、土壤改良到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科学原理,并了解了提高番茄栽培管理的技术要领。讲座后的互动环节特别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大家踊跃提问“西红柿总裂果怎么办?”“覆膜种植真的能增产吗?”,田老师一一解答,并分享了许多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村民们表示,这些知识非常有用,他们可以将学到的技术带回家也应用到自己的田地中,从而提升农作物的质量。
一次品鉴。学生党支部精心准备了10余种园艺作物茶叶组合套装以及自选散装花果茶原料,带领村民开展花果茶制作与品鉴交流。党员同学介绍了花果茶原料及其功用、建议组合,随后大家开始自由创作。村民都化身茶艺养生大师,各自搭配喜好的花果药材制作茶包。村民制作完毕后现场冲泡品尝,共享自制花果茶的独特韵味。
一系列参观。村民们走进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讲解员带领村民从昆虫的基本结构、生物习性、分类鉴定、外观形态等多个方面,由浅入深、言简意赅地了解昆虫知识,昆虫神奇的社会性、美丽的外观形态和复杂的分类学现状,仿佛打开了一本立体的百科全书,让村民们大开眼界。昆虫不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昆虫的了解,村民们意识到农田中的许多昆虫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来到动物医学标本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了解到这里陈列的标本的多种制作方式。参观过程中,村民们详细了解了动物的生物特征、栖息环境以及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除此之外,馆内的讲解员还讲解了农业生产中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寄生虫,为村民们展示了动物患病或感染寄生虫后器官与组织的病理变化。同时村民们还了解到如何应用中兽医药,来诊断、治疗患病的动物。
进入学校科学园,村民们参观了现代农业科研成果展示中心,了解了温室中园艺学院现代蔬菜的种植过程,学习到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选育优质品种,并有效防治病虫害,保障作物健康生长。
最后,村民与师生分别在主楼和老校门前合影留念。通过此次活动,党员和村民们深刻认识到,农业不仅仅是耕种土壤,更是与科技、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个复杂系统。科学技术为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现代农业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活动中,村民们不仅汲取了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亲身感受到科学与自然融合的奇妙之处,科技素养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展望未来,共建支部将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托红色“1+1”共建平台,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走出大学,走进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让科技的种子在乡村大地生根发芽。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推动共建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助力乡村振兴。
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付国强,团委书记蒋晓彤、辅导员陆阳伟、古吉州,研究生蔬菜联合党支部、本科生联合党支部,密云区河南寨镇套里村党支部书记何秀玲和村民等50余人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供图、供稿:园艺学院、蔬菜学系研究生联合党支部、本科生联合党支部
编辑:蒋晓彤、古吉州
审核:付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