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内诚于心,外诚于人——“诚信”主题演讲比赛参赛者陈义专访

发布日期:2017-06-06 字体:[ ] 浏览次数:

    

 

当笔者问及诚信的定义时,陈义回答道:内诚于心,外诚于人

陈义,园艺141班的大三生,实际身高比自报身高矮上两厘米的“初中生”,凭借自己对诚信的独特理解登上食报侃侃而谈

陈义两次在演讲中提及自己是个“不诚信”的人。他表示这是他吸引眼球玩一把小幽默的方式。然而,在被问及自己是否真的是“一个诚信的人”时,陈义的回答是我对外诚信,却常常辜负自己。若是沿用他对诚信“内诚于心,外诚于人”的定义,“我不是个诚信的人”似乎也不是一句调侃了。

列好的新年书单,决心的习惯养成,预期的修身养性……总有些事在明日复明日、得过且过中辜负了自己。但陈义评价自己“对自己大部分时候都不真诚,没有做到最好的自己”可见他对自己有着清晰理智的认识本想抬头挺胸前进,却不知何时就会沾一身泥巴。不过,即使那样也能坚持走下去的话,总有一天泥巴会干燥掉落的。他从不妄自菲薄:“做一个君子,是我最深层次的优越感。”

“我认为人本来是诚信的。但是当大家生活在一个不那么诚信的环境中时,守住初心做到诚信就很难了。”在陈义的成长之路上,朋友亲人对他“做一个诚信的人”的观念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伤其亲朋好友们不诚信的做法,他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足够诚信的人。

身边不诚信的事例总有发生,固执坚守是否还有意义?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深有其感,陈义向我们尤其强调了“约定了时间就该守时”和“对小孩的承诺亦当遵守”,《世说新语》中的陈太其与友期和《韩非子》中曾子杀彘的故事人尽皆知,可真正内省、发自内心地遵守的人又有几何?没能坚守本心的贪官污吏,过分贬低自己国家来点赞美国的学生不过是陈义在演讲中千千万万的例子中引用的两个热点话题罢了。而他想要传达的观点,在剥开这些表层现象后清晰明了:诚信之言可大可小,大于国家,小于个人。诚信需要公众的监督,同时也要求个人的慎独。

采访中,陈义坦言自己不是没有过不诚信的想法,也曾在考前犹豫是否要像那些打小抄的同学一样选择成绩而非内心的安宁,但最终他放弃了。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因他还有一股傲气在:“当发现别人打了小抄还不如你时,成就感会油然而生。”

陈义在演讲中化用柯蓝的话显得犀利了许多,却也正是固守者对不诚者的宣战:有坚守这件事我很有优越感,坚守了道德和成绩,我很有优越感。如果这种种的优越感能够刺痛到别人,为此我更有优越感。这种固守,奉陪到底。

责任编辑 林可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