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团工作 > 学生活动
园林181团支部守“味”家乡——地方特色食物调研及推广云小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0-09-22 字体:[ ] 浏览次数:





2020年7月26日至8月1日,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林181团支部守“味”家乡——地方特色食物调研及推广云小队,身处七地,发现、体验与推广家乡特色美食,顺利完成了社会实践的任务。

在疫情的影响下,脱贫工作变得更加艰巨,很多地区因为农产品和特色小吃出现滞销,都采用了“电商+消费扶贫”的模式。为了增长才干,磨练本领,感悟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同时也为了给家乡美食代言,传播家乡特色,营造大美家乡,在结合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要求和学校工作实际的条件下,我们选择以团支部为组织,联合不同地区的同学,围绕调研推广家乡特色美食的主题进行线上“云”实践。

小队在实践过程中,首先对于该食物产业进行市场调查并总结目前该产业在当地的发展情况;然后结合地方实际及从业者的利益,探索该食物产业的生产加工流程,思考该美食小吃的优化空间;学习优秀案例,发挥农林院校学子的优势,根据走访调研的结果探究适合本地的切实可行的优化和推广特色食物产品的方案。

小队成员调研的家乡特色美食如下:

李楚萌-河北省邯郸市-南沿村拉面

南沿村拉面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起源于邯郸南沿村。这种拉面味道十分独特,面条绵软,肉汤醇香,优选河北当地高筋小麦,配以山羊肉及黄牛肉制作而成,富含多种蛋白质。

赵诗琪-四川省江油市-江油肥肠

红烧肥肠是四川江油市的一道汉族传统佳肴。新鲜的肥肠,辅以天然香料烧制而成。其特点色泽黄亮,味道香醇,柔嫩可口,肥而不腻,令人望而生津,下饭喝酒爽口开胃。

冉倩-贵州省遵义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遵义羊肉粉

遵义羊肉粉用鲜羊肉熬汤,浇米粉,放羊肉片、调料而食。已有300余年制作历史。遵义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馆栉比鳞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曾获得第二届“中华名小吃”称号。

崔鸿-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冷面

延边冷面(연길랭면)是驰名国内外的一种深受人们喜欢的传统中国朝鲜族食品。主要原料有荞麦粉、小麦面和淀粉,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和士豆淀粉的。其中尤以荞麦面冷面为著称。

付瞿-海南省海口市-清补凉

清补凉是海南特色美食,食材无外乎椰子、绿豆、通心粉、凉粉块、薏米、西米露、汤圆、冬瓜意、椰奶、牛奶、红枣、西瓜丁、葡萄干、鹌鹑蛋、玉米粒等。

卢佳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合山市-桂盛烤兔

“桂盛烤兔”发源于合山桂盛养兔专业合作社。烤兔上烤炉前,需要用高汤制成红卤水,将兔子腌制入味,经过2小时慢烤,出炉前再刷上秘制酱汁。肉厚处骨香肉耙,肉薄的地方则外皮酥香脆口,让人垂涎三尺。

陈泓儒-湖北省武汉市-热干面

热干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有多种做法。采用碱水面,并以食油、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萝卜丁、酸豆角、卤水汁、生抽等为辅助材料。热干面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

对于中国人来说,食物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多时候承载着一种情怀。小队认为,以地方特色食物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和家乡发展突破口,既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能在不同程度上打响当地的知名度、扩大当地的影响力。每位同学结合家乡特点围绕相同主题进行实践,从特殊中探寻到了具有普遍性的实践成果。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园林181团支部

编辑:陈泓儒

责任编辑:卢政彤(新闻线索及意见反馈请联系LZT817@126.com

 


 



信息来源:园艺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