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支撑着首都乡村振兴、花园城市建设,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主要领域,兼具生态、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多种价值,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市民绿色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始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着力推进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富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带来绿色动能。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作为支持单位,努力践行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花园城市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构建“绿色、优质、安全、高效”的都市型现代园林绿化产业体系、助力园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种质先行,助力林果花草蜂种业振兴
“把首都建设成为一个大花园”,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殷切期许和重要要求。当前,市委市政府将花园城市作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内在要求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北京方案,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全面开启了花园城市建设的新篇章,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着力推动首都生态建设由绿量增长向品质提升转变,“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的美好愿景在京华大地成为现实。花果飘香,层林尽染的背后是林果花草蜂种业的强大支撑。园艺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以果、花为重点,积极参与编写《北京种业振兴实施方案》《北京林果花草蜂种业振兴行动计划(2024-2030年)》,聚焦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新优品种培育推广、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有效激活创新资源,助力首都林果花草蜂种业振兴。
2024年国庆期间,天安门、长安街等重点区域花坛中,众多由园艺学院师生自育的花卉品种精彩亮相。园艺学院通过绿化美化项目、花卉进社区等活动,广泛应用在城市立体绿化、郊野公园景观提升、花田花海营造中,推广应用市花月季新优品种20余个、约50万株,为城市增绿添彩。培育出独具特色的茶用梨香型菊花新品种,在第三十一届北京种业成果交流会、北京市新优花卉品种展示推介会、北京市第二届家庭园艺嘉年华、京津冀农业科技成果展览会上多次展出,并广受消费者好评。
2024年长安街东单东北角的“创新中国”国庆花坛中应用中国农业大学的菊花‘花清漪’‘春黛彩’,月季‘彩虹糖’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选育的‘醉红颜’‘红珊瑚’‘甜蜜的梦’等7个自育
品种精彩亮相2024年北京春季新优花卉品种展示推介会
梨香菊在北京市第二届家庭园艺嘉年华(西城区)活动中展出
梨香菊在第三十一届北京种业大会成果交流会上进行成果发布
为持续推进北京林果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与提质增效,园艺学院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完成《北京市老北京水果资源名录》和老北京水果资源“一张图”,建立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梨、苹果、枣等特色种质资源,完成‘京白梨’、‘金把黄’鸭梨、‘国光’苹果、郎家园枣等多种果品品质评价。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老北京水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分类提出老北京水果资源保护和提质增效、品牌建设工作建议,形成老北京水果示范基地建设规范;通过提质增效、智慧果园和线上线下营销等新技术应用,改造老果园、打造“京”品牌,实现老北京水果/“京字号”果品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都市型现代果业发展探索出新模式。
二、以人为本,培育壮大家庭园艺产业
“花园城市”是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是构建首都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举措,园艺,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园艺学院积极践行“美丽城市、美丽经济、美丽人群”的核心理念,多维度传播绿色生活新风尚,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023年12月28日至2024年2月25日,园艺学院联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等十三家单位共同举办“北京首届家庭园艺嘉年华暨2024北京迎春年宵花展”,集中展示适合家庭种植的花卉、绿植、盆栽果蔬、药食同源植物以及各类园艺用品,打造“半米阳台”“室内空间”“花园庭院”等多个绿色空间样板,营造全民共享的家庭园艺盛会。活动历时58天,2000多万盆年宵花分批上市,带动200万人次线下购花、赏花,以年宵花为主的家庭园艺产品交易额达16.1亿元,总体宣传覆盖超过7000万人次。
北京首届家庭园艺嘉年华启动仪式
北京首届家庭园艺嘉年华百花展区展示月季新品种‘浪漫珊瑚’‘佳人笑’
北京首届家庭园艺嘉年华百花展区
随着逛花市、赏花艺逐渐成为休闲新热点,园艺学院积极参与“园艺进商圈”宣传活动,通过绚丽多彩的花卉新优品种布置园艺体验空间、绿植墙、屋顶花园,打造花园式消费新场景。以手工插花体验区、“植物研学区”等形式,为市民提供植物问诊和园艺知识科普,以园艺赋能商圈带动美丽经济发展。
园艺进商圈(朝阳区华贸中心)园艺体验空间
园艺进商圈(西城区金融街)园艺体验空间
三、创新赋能,推进园林绿化产业提质增效
园艺产业是一个美丽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城乡收入,扩大社会就业,促进乡村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过程中,园艺学院始终秉持“顶天立地”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科技兴业、科技惠民的使命与担当,积极参与首都园艺产业顶层设计,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广泛开展示范引领,深入推进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带动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提升综合效益,助力首都乡村振兴、农民就业增收。
以首都独特的风土条件和人文历史为基底,参与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果树适宜种植产区规划》《京津冀果品产业营销体系建设规划》《北京酒庄葡萄酒产业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发展规划,为建立更具首都都市型现代林果产业特色的“一环、八带”果树产业布局奠定基础,为区域园艺产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智库作用。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解决好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园艺学院聚焦首都苹果、梨、葡萄、樱桃等主要树种,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平谷现代农业创新中心建设指示要求,会同国家桃产业首席专家等组织开展“桃种质创质及品种选育联合攻关”,助力平谷现代果业创新分中心建设。参与建立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围绕果园土壤改良、果品病虫害防治、采后商品化处理、果品设施生产技术等关键环节,推广成熟科技成果的应用,将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把问题解决方案送到果农手中,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制定并发布了果园春季、夏秋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围绕不同树种,从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防控、花果管理、晚霜预防等多方面提出了技术管理指导要点,并组织专家团队围绕果园管理、果品栽培技术、病虫害管理灾后重建等内容等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为首都林果产业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梨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专家团队专家指导大兴区果树生产
四、增进交流,全面提升城市和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申办、筹备和举办国际会议,对促进首都国际科技、文化、产业交流,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魅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园艺学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申办、筹办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创新互鉴、推进学术交流互动、繁荣园艺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加速提升园艺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助力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2023年5月,园艺学院作为学术召集人和支持单位参与在北京顺义举办的第九届国际樱桃大会,以“世界‘樱’你而精彩”为主题,来自国际国内的800位专家围绕樱桃产业开展深入交流与探讨,推动樱桃产业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促进果业绿色发展合作,助力全国乃至全球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师生参加2023年第九届国际樱桃大会
2022年8月在法国昂热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月季大会上,来自中国、日本、法国、美国等22个国家150多位专家学者及产业人士参加,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高俊平教授在会上作了中国月季研究和技术发展的特邀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和热烈反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园艺学会经过多方协商努力和积极争取,以7∶5的投票结果力压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与德州农工大学联合团队,成功获得2025年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举办权。这是该会举办近40年来首次落地中国,充分体现了国际月季界对我国月季科研水平和产业发展的认可。大会将于2025年5月在北京门头沟举办,由我校联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国际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花卉协会共同主办,必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企业家、月季爱好者参会,共同围绕月季研发创新、高效生产与景观应用等进行交流、分享,探讨国际月季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对提升我国月季基础理论研究、新品种选育、规模化生产与景观应用,促进城市文明、国际交往,都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筹备工作推进会
园美丽九州,艺精济民生。面向未来,园艺学院将持续做好园艺新优品种选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高端高效生产示范、科技支撑与科技服务等工作,推进产学研用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的构建和高效协同创新发展,为首都园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乡村振兴、花园城市的美好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供图、供稿:园艺学院
编辑:张月夕 蒋晓彤
审核:付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