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为传承园艺精神,激励师生爱院兴院、奋发作为,5月19日下午,园艺学院观赏园艺与风景园林系教工党支部和观赏园艺系研究生党支部联合举办“躬耕双甲、强国兴农”主题党日暨“口述园艺历史”活动,邀请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赵梁军教授担任嘉宾,回顾观赏园艺学科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黄振翔,学院关工委委员、观赏园艺与风景园林系教工党支部、观赏园艺系研究生党支部3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匠心筑梦启华章,花木繁盛映芳华——历史讲述
在访谈中,赵梁军回顾中国农业大学的悠久历史,深情讲述观赏园艺学科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为众人呈现了一段催人奋进的学科发展史。我校是我国园林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发祥地之一,1951年新中国第一个全面培养园林专业人才的教育组织“造园组”在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成立,后因全国性院校调整调离农大。1983年恢复花卉教研组,彼时面临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研究经费等诸多困境,但前辈们凭借顽强毅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开启了艰难的创业之路,1986年增设观赏园艺专业,1994年成立观赏园艺系。在发展过程中,学科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重要植物种类,确定月季、菊花、百合为重点研究对象,加强团队建设,凝练研究方向,完善学科规划,奋力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如今学科取得了国内外领先地位,代表中国月季科研与产业界成功争取到国际月季大会40年来首次落地中国就是有力证明。
赵梁军特别提到了老一辈著名专家汪菊渊、陈有民、孙自然、郑开文等教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缅怀了前辈们筚路蓝缕、开基创业的奋斗精神。他勉励青年教师和学子珍惜时光,把握现有资源,关注花卉功能性物质开发、交叉学科发展等新方向,传承中国农大观赏园艺学科的深厚底蕴,站在更高格局,为学科发展力量。
新声传续承薪火,青年聚力共筑梦——感悟分享
在交流分享环节,观赏园艺与风景园林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吴健教授分享了他从观赏园艺学科的学生到教师身份转变的经历,感恩前辈奠基,使学科厚积薄发、砥砺前行,后辈得以站在巨人肩上奋勇攀登。观赏园艺系博士生林燕讲述了自己与观赏园艺专业的深厚情缘,结合参加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深感作为新时代园艺青年应继承前辈爱国兴农、奋斗拼搏的精神,紧跟国际前沿,努力学习思考,共同建设观赏园艺学科美好明天。
黄振翔分享了赵梁军担任观赏园艺与园林系系主任、园艺学院副院长、对口援藏期间为学科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尤其是退休后仍然心系学院人才培养,承担学院关工委工作至今,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和年轻学子成长发展。他表示,当前全院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观赏园艺学科发展史和赵梁军教授的求学工作经历,正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动写照,充分彰显了真抓实干、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希望学院师生传承发扬百廿农大、百年园艺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争做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新时代先锋。
访谈之后,非遗绒花技艺体验环节开始。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师生们运用现场提供的材料与工具,发挥创意,精心制作了月季、百合、郁金香等象征观赏园艺的绒花作品,以及金黄麦穗,为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巧手织锦呈瑞彩,花献盛世贺校诞——献礼校庆
此次活动搭建了老中青三代交流平台,不仅加深了师生对观赏园艺学科历史的了解,增强了学科荣誉感和自豪感,还激发了师生爱校荣校的情怀,亲手用非遗技艺祝愿百廿母校,激励大家勤奋学习、努力拼搏,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征程上再建新功!
供图、供稿:观赏园艺研究生党支部
编辑:古吉州 蒋晓彤
审核:付国强